2010年中国农作物净初级生产力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采用2011-2012年全国实测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棉花6种作物的生物量获得的干燥系数(DC)、收获指数(HI)和根冠比(R/S),结合2010年以县为单位的农业统计数据估算了2010年中国农作物产生的净初级生产力(NPP).2010年中国农作物产生的NPP为596 Tg C,其中地上NPP为517 Tg C,地下NPP为80Tg C.NPP空间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北的松嫩三江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西南的四川盆地和华南的珠江流域.单位面积农作物产生的NPP介于9-2094gCm-2a-1之间,平均密度为519 9 C m-2 a-1.NPP密度(NPPD)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部的湿润、半湿润地区以及内陆灌溉条件较好的地区.9个农业区中,黄淮海区农作物产生的NPP最多,东北区NPPD最高,青藏区农作物NPPD最低,产生的NPP也最少.作物种植面积能解释98%农业区之间NPP差异.通过对每个区域内县域NPPD与气候因子和化肥因子做相关分析,发现化肥施用量、日照时数、气温和降水均对NPPD的空间分异有影响,但是9个区域的主导因素不同.
农作物、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NPPD、收获指数、根冠比、空间变化
36
S51;S88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资助项目XDA050505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401240
2016-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6318-6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