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山天然次生林辽东栎种群空间格局
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是研究种群特征、种间相互作用以及种群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手段.为更好地了解黄龙山天然次生林内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的种群特征,在该林区中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辽东栎-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天然次生混交林和辽东栎天然次生纯林内分别选取并设立1块1 hm2的样地.根据样地调查规范对两块样地中的乔木进行空间定位并进行每木调查.研究参照静态生命表,采用径阶替代年龄的方法,将辽东栎种群不同生长阶段的分段问题转换为根据胸径(DBH)的大小划分生长阶段.研究中将辽东栎划分为4个不同生长阶段:幼龄阶段A,3 cm≤DBH< 10 cm;中龄阶段B,10 cm≤DBH<20 cm;近熟龄阶段C,20 cm≤DBH<30 cm;成过熟龄阶段D,DBH≥30 cm.利用O-ring统计分析方法的手段,分析2块样地中辽东栎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本次研究分别采用单变量、双变量分析方法分析各生长阶段的空间格局、不同生长阶段间相互关联性.结果表明:(1)辽东栎种群在两块样地内的径级结构均符合倒“J”型,从径级分布角度说明两块样地的天然更新状况都良好;(2)辽东栎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尺度有密切关系,两块样地在大、中尺度水平上基本表现为随机分布,但是在较小尺度上均表现为聚集分布,在样地Ⅰ中0-6 m尺度上尤为突出;(3)同一样地内各生长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不同,幼龄个体在小尺度均表现为聚集分布,在样地Ⅱ中0-11 m尺度上尤为突出;(4)样地中不同生长阶段间相互关联性也不尽相同,样地Ⅰ中各生长阶段间关联性均不明显;样地Ⅱ中,幼龄的个体与中龄的个体间在小尺度上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而与近熟个体和成、过熟个体在小尺度上表现为明显的负相关性.在2-5 m尺度上,中龄个体与成过熟个体也表现出一定的负相关性.辽东栎种群是黄龙山天然次生林重要的建群种之一,研究其不同生长阶段个体的空间分布规律有助于掌握黄龙山区辽东栎生长现状;研究不同生长阶段的空间关联性有利于深入了解其群落的发展趋势,并为对种群聚集性较大的区域开展结构化森林经营提供重要依据.
天然次生林、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关联性、O-ring统计分析、辽东栎
36
S71;S7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0587
2016-06-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2677-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