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热带红锥、杉木纯林与混交林碳贮量比较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5846/stxb201405211041

南亚热带红锥、杉木纯林与混交林碳贮量比较

引用
造林再造林作为新增碳汇的一种有效途径,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通过改变林分树种组成,优化造林模式提高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通过样方调查和生物量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南亚热带26年生红锥纯林(PCH)、杉木纯林(PCL)及红锥×杉木混交林(MCC)生态系统各组分碳含量、碳贮量及其分配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杉木、红锥各器官平均碳含量分别为492.1-545.7 g/kg和486.7-524.1 g/kg.相同树种不同器官以及不同树种的相同器官间碳含量差异显著(P<0.05).红锥各器官碳含量的平均值(521.3 g/kg)高于杉木(504.7 g/kg).不同林分间地被物碳含量大小顺序为PCH>MCC>PCL;不同树种之间的土壤碳含量差异显著(P<0.05),0-100 cm土壤平均碳含量为PCL>MCC>PCH.生态系统碳贮量大小顺序为PCL(169.49 t/hm2)> MCC(141.18 t/hm2)> PCL(129.20 t/hm2),相同组分不同林分以及相同林分的不同组分碳贮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造林模式对人工林碳贮量及其分配规律有显著影响,营建混交林有利于红锥生物量和土壤碳的累积,而营建纯林有利于杉木人工林生物量碳的吸收,也有利于土壤碳的固定.因而,混交林的固碳功能未必高于纯林,在选择碳汇林的造林模式时,应以充分考虑不同树种的固碳特性.

南亚热带、红锥、杉木、纯林、混交林、碳贮量

36

S79;S71

国家"十二五"农村领域科技计划项目2012BAD22B0105;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AFYBB2014QA033;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GXNSFBA118100;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主任基金项目RL2011-02

2016-02-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244-25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生态学报

1000-0933

11-2031/Q

36

2016,36(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