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高桥红树林湿地底栖动物粒径谱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5846/stxb201402160265

湛江高桥红树林湿地底栖动物粒径谱

引用
在我国,红树林湿地底栖动物粒径谱研究很少.根据2010年1月、4月、7月、10月在湛江高桥红树林湿地获得的大型和小型底栖动物数据,构建了底栖动物生物量粒径谱,以期为湛江高桥红树林湿地的生态保护和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高桥红树林湿地生物量粒径谱基本为3峰模式.第一峰在-2粒级,主要由线虫构成;第二峰在4-12粒级,主要由寡毛类、多毛类和小个体甲壳类构成;第三峰在13-22粒级,主要由大个体腹足类、双壳类和甲壳类构成.(2)木榄、桐花树和无瓣海桑生境在0-4粒级之间出现一个明显的波谷,这个波谷介于线虫和寡毛类之间,是大型与小型底栖动物粒级交汇区.(3)高桥红树林湿地底栖动物正态化生物量粒径谱的斜率大于-1,截距为16.533-18.150.桐花树(Aegicerascorniculatum)和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生境的截距、最小粒级的生物量(BMS)高于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和盐地鼠尾粟(Sporobolus virginicus)生境,说明桐花树和无瓣海桑生境的底栖动物生产力水平较木榄和盐地鼠尾粟生境的高;秋季的截距、BMS较其他季节高,说明秋季的底栖动物生产力水平较其他季节高.

底栖动物、粒径谱、红树林湿地、湛江

35

X17;P7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6089,41376113

2015-12-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7182-718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生态学报

1000-0933

11-2031/Q

35

2015,35(2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