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地刺槐人工林碳储量及分配规律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5846/stxb201308172097

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地刺槐人工林碳储量及分配规律

引用
采用样地调查与生物量实测方法,研究了甘肃黄土丘陵区不同坡向(阳坡、阴坡)和退耕年限(退耕5a、8a和11a)刺槐人工林乔木不同器官、灌草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碳含量,以及刺槐人工林乔木层、灌草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刺槐不同器官碳含量均值变化范围为43.02%-50.89%%,从高到低排列顺序为树干>细枝>中枝>粗枝>叶>根桩>大根>粗根>小根>中根>树皮>细根;灌木层碳含量为35.76%-42.74%;草本层碳含量为35.83%-43.64%;枯落物层碳含量为39.55%-41.77%;土壤层(0-100 cm)碳含量均值变化范围0.22%-0.99%,随退耕年限增加而增大,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刺槐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库空间分布序列为土壤层(0-100 cm)>植被层>枯落物层.阳坡和阴坡退耕5a、8a、11a刺槐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52.52、58.93、73.72 t/hm2和49.95、61.83、79.03 Vhm2.退耕年限和坡向是影响刺槐人工林碳储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刺槐人工林具有良好的固碳效益,是黄土丘陵区的理想树种.

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刺槐人工林、碳储量、碳分配

34

S71;S15

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资助XDA05060300

2015-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2746-275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生态学报

1000-0933

11-2031/Q

34

2014,34(10)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