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皖鄂地区水稻纹枯病菌5个种群的遗传结构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浙皖鄂地区水稻纹枯病菌5个种群的遗传结构分析

引用
水稻纹枯病是世界性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对该病病原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不多,知之甚少,了解其种群的遗传结构可以增加对其进化历程的了解,以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水稻纹枯病菌通常被认为是以无性克隆繁殖为主,但有研究报道它具有混合繁殖方式.有关我国浙皖鄂地区水稻纹枯病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尚未见报道.为了解该地区水稻纹枯病菌种群的遗传变异、基因流、繁育方式及其遗传背景,采用ITS-5.8S rDNA测序技术,分析了分离自浙江富阳(FY)、安徽绩溪(JX)和巢湖(CH)以及湖北荆州(JZ)和孝感(XG)的5个水稻纹枯病菌种群75个菌株的遗传多样性.Rhizoctonia solani AG-1 IA是采集地区水稻纹枯病菌的优势类群.ITS-5.8S rDNA序列经测定共检测到78个多态位点,碱基A、T、C、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5.4%、33.6%、21.0%和20.0%.序列的平均转换与颠换比(Ti/Tv)为1.65,其中密码子第3位点的变异最高.根据序列的核苷酸变异共定义了29种单倍型,其中单倍型145为5个种群的共享单倍型,占样本数的61.33%.5个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627和0.482%,显示水稻纹枯病菌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群间固定化指数Fst为-0.0253-0.0170,基因流Nm为5.56-11.12,说明种群间基因交流频繁,基因流抑制了由遗传漂变引起的遗传分化,菌丝或菌核短距离扩散和带菌种子远距离传播增加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AMOVA分析显示,种群间的遗传变异仅占总变异的19.03%,而80.97%的变异存在于种群内部,种群间的遗传分化很低.Mantel检验发现,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无显著相关性(r=-0.241,P=0.499).采用UPGMA法构建的单倍型问的系统发育树表明,不同地点的单倍型分支混合分布,这进一步验证了Mantel检验的结果.单倍型的网状分析显示,水稻纹枯病菌种群曾经发生过种群暴发而不断扩散,因还未能获得足够的时间建立更加复杂的结构故而呈非典型"星状".采用中性检验分析了水稻纹枯病菌种群遗传结构,结果表明,种群间存在很强的自然选择作用,群体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说明水稻纹枯病菌群体是一个随机交配群体,具有以担孢子进行有性繁殖和以菌丝或菌核进行无性繁殖的混合繁殖方式.这种生物学特性可能是导致其在较小生态范围内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较低的种群遗传分化的原因.另外,水稻纹枯病菌经有性繁殖产生新的基因型,并通过无性繁殖在群体内同定繁殖,这种遗传模式极有可能导致其进化潜能提高,极易对杀菌剂产生抗性.因此,对水稻纹枯病菌的防治,除了施用化学药剂和种植抗性品种外,还需要防治农田灌水引起的病原菌(菌丝和菌核)在地区间的流动传播,减少带菌种子迁移或农用机械的交叉污染,对水稻、大豆和玉米等寄主作物的种子进行播前处理等等,这些对于水稻纹枯病菌的防治也是极为重要的.

水稻纹枯病菌、ITS-5.8S rDNA序列、单倍型、种群遗传分化、遗传多样性

30

S43;S48

农业行业专项资助项目nyhyzx07-049;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专项资金项目2009RG004-4;浙江省三农五方科技协助项目SN200711

2015-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5439-544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生态学报

1000-0933

11-2031/Q

30

2010,30(20)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