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容量与潜在转换关系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基于生态足迹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容量与潜在转换关系

引用
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矛盾愈来愈严重,严重威胁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生态足迹理论,测算了卢龙县耕地和建设用地可持续发展容量和负荷系数,用以表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所能容纳的耕地和建设用地规模,并以可供转用量为基准探讨了卢龙县耕地与建设用地潜在转换关系,结果表明:(1)1997-2008年卢龙县人均生态足迹、承载力和生态赤字分别为1.7667、0.5381hm2和1.2285hm2,平均每年增长3.40%、1.73%和4.29%;(2)耕地与建设用地足迹1997-2008年都处于增加趋势,耕地足迹多年平均为0.4621hm2/人,占总足迹的26.16%,建设用地足迹为0.0134hm2/人,其需求量较耕地明显下降.耕地承载力为0.3831hm2/人,占总承载力的71.20%;建设用地承载力0.1447hm2/人,占总承载力的26.89%,平均每年增长0.63%;(3)耕地可持续发展容量逐渐小于现有实际耕地面积,出现耕地利用负荷现象,不再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建设用地可持续容量具有一定的波动性,负荷系数多年平均大于2.20.(4)1997-2003年,耕地需求未曾超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供转用量锐减到1889.46hm2;2004-2005年,耕地维持可供转用量已出现负值,建设用地整理供应满足耕地可持续发展要求;2006-2008年,即使将所有建设用地超额全部整理为耕地也不能满足其需求.

耕地、建设用地、可持续发展容量、潜在转换关系

30

F06;X17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D2010000795;河北省教育厅项目200945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2005CB121107

2015-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3772-378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生态学报

1000-0933

11-2031/Q

30

2010,30(1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