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1000-0933.2003.06.001
群落均匀度分形分析
修正了Frontier和Ricotta 等关于有效物种丰富度指数A与物种丰富度指数S之间幂律关系的定义,探讨了A与S之间分形关系的生态学意义,认为分形维数D是群落均匀度测度值在物种数S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向其逼近的一个理论值;提出了利用双对数坐标上建立的A与S拟合直线的方程,对群落均匀度的4种变化趋势进行描述的方法.以广东黑石顶自然保护区森林演替系列为例,研究了针阔叶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样带上,随着样带观察长度的逐渐增加群落均匀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30m长的混交林样带只存在一个线性无标度区间,群落均匀度随样带长度的不断增加而逐渐降低,向分形维数D=0.810趋近.170m长的常绿阔叶林样带存在两个线性无标度区间,在0~25m的尺度域内,随着样带长度的逐渐增加均匀度不断降低,向分形维数D=0.525逼近;在30~170m的尺度域内,随着样带观察长度的增加,群落均匀度也逐渐增加,向分形维数D=0.920趋近.
群落均匀度、物种丰富度、有效物种丰富度、分形分析
23
Q145+.2;Q948.15+1(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031-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