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次生林、旱稻种植地和火烧迹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季节变化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321/j.issn:1000-0933.2003.05.007

热带次生林、旱稻种植地和火烧迹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季节变化

引用
通过模拟刀耕火种过程,对刀耕火种前后的次生林、旱稻地(第2年)和火烧迹地(火烧后直接撂荒地第2年)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季节变化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3块样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优势类群组成相同,均为蜱螨目、膜翅目和弹尾目,但不同生境样地中各优势类群所占群落总数的比例不同,并且3样地常见和稀有类群的组成差异较大;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个体数和DG多样性指数表现为次生林高于其它2块样地,而旱稻地和火烧迹地则无较大差异,但一些类群在旱稻地、火烧迹地的数量分布与次生林具有差异,且在土壤层的表现较为突出;3块样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具有较好相似性,其中旱稻地与火烧迹地达到极相似水平(D、DS>0.9).3种不同类型生境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在类群数、个体数和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变化总体呈现出雨量少的干季或雨季初末期高于雨量最大的雨季中期,与当地降雨量和气温变化有密切关系,同时各样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因生境条件不同及人为活动干扰强弱而形成各自的季节消长特点.研究表明刀耕火种后的旱稻种植对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恢复和发展在一定限制条件(面积、周围次生林和坡度)下无破坏性影响,但植被改变、农事活动等对直接撂荒地和旱稻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季节消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次生林、旱稻种植地、火烧迹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季节变化

23

Q958;S154.5(动物学)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999C0021Q;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00131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883-89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生态学报

1000-0933

11-2031/Q

23

2003,23(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