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寄生的生物学特征及鸟类对其种子的传播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321/j.issn:1000-0933.2003.04.028

槲寄生的生物学特征及鸟类对其种子的传播

引用
2001年9月至2002年1月在黑龙江省尚志市帽儿山林场研究了槲寄生(Viscum color at um)的生物学特征及鸟类对其种子的传播.槲寄生寄主共有9种阔叶树,杨树占比例最大 , 达73.3%.78.0%的槲寄生个体以杨树为寄主.多数槲寄生着生在杨树主干侧枝(43%)和细侧枝(42%)上,主干上仅15%.寄主和槲寄生本身都呈聚集分布.槲寄生有两种色型果实, 在量度上无明显差异.果实由果皮、果肉和种子构成,种子外面包裹一层胶质层.在帽儿山秋、冬季常见的7种食果实鸟类中,只有太平鸟(Bombycilla garrulus)在野外觅食槲寄生果实,斑鸫(Turdus naumanii)在笼养无其它食物时才食,其余5种鸟类拒食.太平鸟在 11 月以后觅食槲寄生果实频率增大.除槲寄生果实外,太平鸟共可食帽儿山常见17种肉质果中的12种.太平鸟在吞食果实后,种子外包胶质层随粪便排出,形成"种子线"粘在树枝上, 槲寄生种子被传播到适宜的生境,在春天萌根生长.笼养太平鸟时,种子在消化道的滞留时间约11min,这意味着在野外很长的扩散距离.槲寄生和太平鸟之间形成了特定的互利互生系统.

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食果实鸟类、种子传播

23

Q958.1(动物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165;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834-83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生态学报

1000-0933

11-2031/Q

23

2003,23(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