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虫瘟霉诱发的桃蚜流行病与流行模型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321/j.issn:1000-0933.2001.10.007

安徽虫瘟霉诱发的桃蚜流行病与流行模型

引用
在15℃与100%RH的组合条件下以接种安徽虫瘟霉(Zoophthora anhuiensis)和未接种的桃蚜(Myzus persicae)成蚜按不同比例混合(0∶6、1∶5、2∶4、3∶3、4∶2、5∶1及6 ∶0)建立蚜群,3次重复,考察流行病的发生与发展.结果表明,在带菌蚜50%以上的蚜群中 ,活蚜的数量增长因高强度的流行病发生而得到有效控制,活蚜数始终未超过50头/90 cm 2,第22天观察结束时与对照(0∶6)蚜群的656头/90 cm2相比控蚜效果高达93.24%~100 %.在接菌与未接菌比例1∶5和2∶4的蚜群中,蚜病的发生虽未能充分控制蚜虫的数量增长 ,但结束时的蚜虫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分别为356头/90cm2和207头/90 cm2,控蚜效果亦分别达46%和68%.各处理蚜群中病害流行随时间的变化很好地拟合Gompertz模型(r 2=0.97),由此估计出安徽虫瘟霉不同初始菌量在蚜群中的流行速度(R)及最高流行水平 (K).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初始侵染体密度确定了R (r2=0.89)和K (r2=0.90)估计值的90%变异,充分显示安徽虫瘟霉流行病的发生及流行强度对初始侵染体和寄主密度的依赖性.

安徽虫瘟霉、桃蚜、初始侵染体、寄主密度、流行模型

21

Q949.32;S436.621.2+1(植物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525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870513、39770016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607-161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生态学报

1000-0933

11-2031/Q

21

2001,21(10)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