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108/j.cnki.1008-8873.2019.02.018
基于MSPA和MCR模型的江苏省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经济发达区生境斑块日益破碎化,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构建生态网络是有效连接生境斑块和保护物种栖息地的重要手段.以江苏省为例,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识别重要生态源地,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生态网络连接生态源地,并选取整体连通性指数(IIC)量化生态源地斑块和生态廊道的重要性,最后提出江苏省生态网络优化建议,为江苏省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参考和借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核心区斑块主要用地类型为大型水体、湿地和林地,主要包括太湖、洪泽湖、高邮湖、骆马湖等大型湖泊、东部沿海地区的湿地以及江苏西南部的林地斑块;(2)由于江苏省耕地面积广阔,因此耕地在生态网络中有较大比例;(3)水域、林地、湿地也是生态廊道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减小水体对动物迁徙的阻碍作用,可以在水域周边人工造林,为动物迁徙提供暂栖地;(4)生态廊道构成中,建设用地占比15.44%,这是近年来江苏省快速城镇化和建设用地的过度扩张的结果.
生态网络、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连通性、江苏
38
F301.2(农业经济理论)
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划定技术示范201511001-03
2019-05-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38-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