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游生态脆弱区绿洲开发模式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益分析 ——以宁夏红寺堡区为例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黄河上游生态脆弱区绿洲开发模式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益分析 ——以宁夏红寺堡区为例

引用
为了探究黄河上游绿洲灌溉区的开发模式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影响,选取宁夏红寺堡区为研究区域,基于Landsat TM和GF-2遥感影像数据源,通过修订生态系统服务当量因子,对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益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自1998年底第一批宁夏南部山区的移民迁入红寺堡区开启绿洲开发模式以来,红寺堡灌区面积持续扩张,至2018年已达5.17×104 hm2,形成了"蝴蝶型"的荒漠绿洲分布格局.(2)绿洲开发使得红寺堡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旱地、其他草地和未利用地大幅减少,水浇地、林地和建设用地大幅增加,基本形成以绿洲为主的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周边为生态空间的"三生"空间格局.(3)1990—2018年红寺堡区的ESV由1.151×109元提升为2.267×109元,这主要得益于林草地、水体等生态用地的扩张,各单项服务价值呈上升趋势,生态建设成效显著.(4)红寺堡区的ESV总量变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其中,1990—2000年轻度降低,此后持续增长.1990—2000年,旱地扩张,导致林草地失衡,生态退化,ESV损失2.9×107元;2000—2018年ESV增加1.116×109元,其中,城镇建设用地快速扩张是ESV损失的主因,林草地和水域的扩张是ESV增加的主因.综上,红寺堡区在绿洲开发进程中生态建设成效显著,但也存在因为开发导致ESV损失的情况.今后发展中,需要进一步提升社会-经济-生态三者的协同发展能力.

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服务价值、三生空间、演化特征、红寺堡区

29

F301.2;X171(农业经济理论)

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22-1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375-38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水土保持研究

1005-3409

61-1272/P

29

2022,29(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