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西北峰丛洼地土壤结构对不同耕作模式的响应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桂西北峰丛洼地土壤结构对不同耕作模式的响应

引用
桂西北喀斯特峰丛洼地区因其广泛分布的石漠化和较强的石漠化风险,一直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与社会贫困区,也是我国生态恢复与精准扶贫的攻坚区域.土壤障碍和人类不合理活动是该区石漠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评价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既是综合防治该区生态退化的基础,也是持续利用该区有限土壤资源,提升农户土地收入的前提.以桂西北典型峰丛洼地农作与生态恢复区——广西果化岩溶生态研究基地(建设于2001年初)为研究区,研究了火龙果(HLG,相当于免耕)、玉米(YMD,相当于翻耕)、甘蔗种植(GZD,相当于垄作+枝叶覆盖还田)3种耕作模式下的土壤结构性质,并将其与退耕还林恢复模式(LD)进行了对比,以评价不同耕作模式的土壤结构效应.结果 表明:4种模式下土壤结构差异明显,与LD相比,3种耕作模式显著降低了湿筛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尤以YMD为甚,其>10 mm含量为17.99%,而LD的高达85.36%,相同的趋势同样体现在干筛土壤团聚体含量方面,HLG,YMD,GZD,LD>10 mm含量分别为57.78%,9.29%,28.07%,59.55%;各地类下干筛、湿筛的平均重量直径与几何平均直径变化趋势与含量趋势一致,均以LD最高,YMD最低;土壤质地方面,四者0.01~2,2~20,20~2 000 μm含量大小顺序分别为YMD> LD>HLG> GZD,LD> HLG> YMD> GZD,GZD>H LG> LD> YMD;同时,耕作强度较为强烈的YMD增加了土壤容重,并减少了土壤孔隙度.本研究认为火龙果种植具有较好的土壤结构保持效应,相当于一种保护性耕作,加之其较高的经济效益,适于在桂西北喀斯特峰丛洼地区推广种植.

土壤结构、耕作模式、保护性耕作、峰丛洼地、农作区、桂西北

26

S152.4;S152.5(土壤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01585;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5GXNSFBA139196;国土资源部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YR-JJHT-2015-288;广西科技攻关项目1598016-1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2401

2019-03-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37-42,4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水土保持研究

1005-3409

61-1272/P

26

2019,26(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