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岷江流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的影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岷江流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的影响

引用
采用湿筛法测量了岷江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土层(0-10,10-20,20-30 cm)土壤大团聚体(>2mm)、中间团聚体(0.25~2 mm)、微团聚体(53 μm~0.25 mm)以及粉十黏团聚体(<53μm)的质量分数及各粒径团聚体中的有机碳含量,并探讨了各粒径土壤团聚体的有机碳储量.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具有重要影响;土壤养分均呈现出一致性规律,大致表现为撂荒地>次生林>人工林>灌草丛>坡耕地,土壤全磷差异并不显著(p>0.05);林地的开垦行为会导致大团聚体的破碎化,灌草丛及坡耕地>0.25 mm的大团聚体含量较林地低,土壤结构趋于恶化;而坡耕地闲置为撂荒地后,则会促使粉十黏团聚体向粒径大的微团聚体及中间团聚体转化,使土壤结构趋于改善,在0-30 cm土层内,灌草丛及坡耕地土壤颗粒的MWD(平均质量直径)和GMD(几何平均直径)值均显著低于林地和撂荒地(p<0.05),坡耕地撂荒后,MWD和GMD值均显著升高(p<0.05),表明林地开垦为坡耕地导致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降低,而坡耕地弃耕撂荒会增强团聚体的稳定性,提高土壤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各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0-30 cm土层深度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各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储量表现为:大团聚体有机碳储量为林地>撂荒地>灌草丛>坡耕地,中间团聚体有机碳储量为撂荒地>林地>灌草丛>坡耕地,微团聚体有机碳储量为撂荒地>林地>灌草丛>坡耕地;粉十黏团聚体有机碳储量为撂荒地>林地>灌草丛>坡耕地.各粒径土壤团聚体内有机碳储量均为林地和撂荒地高于果园和坡耕地,表明将林地开垦为坡耕地后,将导致各团聚体组分内有机碳的损失,而坡耕地撂荒则有助于土壤有机碳的恢复和截存;林地和撂荒地土壤有机碳主要蓄积在中间团聚体内,而坡耕地则主要蓄积在粉十黏团聚体内,表明在土地和用变化过程中,粒径较大的团聚体有机碳不稳定,更容易发生变化.

岷江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团聚体、土壤有机碳

25

S152(土壤学)

四川省教育厅一般规划项目“岷江中上游河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环境的影响研究”18ZB0004;阿坝师范学院规划项目“岷江流域土壤微环境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研究”ASB17-06

2018-08-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22-2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水土保持研究

1005-3409

61-1272/P

25

2018,25(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