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刺槐人工林与乡土植物叶片和细根功能性状比较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黄土丘陵区刺槐人工林与乡土植物叶片和细根功能性状比较研究

引用
植物功能性状是表征植物与环境关系的重要媒介.不同种群间功能性状的差异直接决定其竞争优势,并决定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影响整个群落的演替与发展.以黄土丘陵区森林草原带不同立地环境下的刺槐林和乡土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比较二者功能性状随立地环境的变化,进而阐明其对不同环境的适应策略.结果表明:(1)同一坡向,刺槐林和乡土植物群落的叶N含量、根C含量、根N含量、比叶面积、叶组织密度及比根长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根P含量、根组织密度只在阴坡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除叶组织密度、根组织密度、根P含量外,刺槐其他各功能性状值均高于乡土植物群落.在同一坡位,刺槐林叶C含量、叶N含量和根C含量、根N含量、比叶面积、比根长整体上显著高于乡土植物群落(p<0.05);(2)刺槐林的土壤C含量、土壤P含量在阴阳坡上均低于乡土植物群落,阳坡土壤N含量高于乡土植物群落,阴坡上则相反;在不同坡位上,两者的土壤C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3)刺槐林和乡土植物群落5 m的土壤含水量变化基本一致.刺槐林下土壤含水量低于乡土植物群落.在干旱贫瘠的环境中,刺槐林具有较高的叶养分含量、根养分含量、比叶面积和比根长,具备较强的水分和养分竞争能力;而乡土植物群落具有较小的比叶面积、较大的叶组织密度和根组织密度,虽然可以较好地维持体内水分和养分的平衡,形成对环境的有效适应,但相比刺槐水分和养分竞争能力较弱.因此,在黄土丘陵区植物恢复重建中,要充分考虑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性及其对生长的影响,要维持物种适应环境与健康生长间的平衡.

刺槐林、乡土植物群落、植物功能性状、黄土丘陵区、适应策略

23

Q948(植物学)

国家自然科学资助项目41271297;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项目KZCX2-EW-406

2016-02-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水土保持研究

1005-3409

61-1272/P

23

2016,23(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