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961/j.cnki.stbctb.20230526.002
旱地长期覆盖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无机碳的变化规律
[目的]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黄土高原土壤团聚体内部有机碳、无机碳分布的影响,为研究覆盖条件下土壤团聚体碳固持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推动旱地农田土壤的高效管理.[方法]依据 2012 年起实施的长期定位试验,以种植"先玉 335"春玉米的耕作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秸秆覆盖(SM)、地膜覆盖(FM)、无覆盖(CK)3 个处理,通过湿筛法分析不同粒径团聚体中碳分布特征及其酶活性.[结果]①与无覆盖相比,秸秆覆盖显著增加了各个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p<0.05),增加幅度为 4.8%~18.2%;而地膜覆盖则显著降低了各粒径有机碳含量(p<0.05),降低幅度为 1.2%~7.1%.同一处理下,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随着粒径的减小先上升后降低.各粒径中有机碳储量在秸秆覆盖下高于地膜覆盖和无覆盖处理.②地膜覆盖相较无覆盖显著增加了团聚体中的无机碳含量(p<0.05),增加幅度为 4.3%~5.9%;秸秆覆盖降低了无机碳含量,但差异不显著.同一处理下团聚体各粒径中无机碳含量随着粒径的减小先上升后降低.地膜覆盖显著降低了>2 mm团聚体粒径的无机碳储量,但显著提高了 2~0.25 mm粒径的储量(p<0.05).③秸秆覆盖显著增加了团聚体中的总碳含量,增加幅度为 7.1%~12.4%;同时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都显著提高了2~0.25 mm粒径的总碳储量(p<0.05).④秸秆覆盖提高了团聚体中与碳循环相关酶的活性,地膜覆盖则对其产生降低的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碳、总碳含量与碳循环相关的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显著影响碳库在团聚体中的变化,其中秸秆覆盖在提升土壤地力,增加土壤碳的固定方面优于地膜覆盖,具有较大优势.
春玉米、秸秆覆盖、地膜覆盖、团聚体、有机碳、无机碳
43
S153.6;S157.4(土壤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重点项目;陕西省重点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验示范站基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项目;甘肃省旱作区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
2023-09-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357-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