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细菌微多样性与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关系
[目的]运用高级别分类学分辨率揭示玉米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细菌群落微多样性,并探讨微多样性与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关系,从更精细的分类学分辨率水平上为玉米根际土壤中微生物驱动的碳循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曹新庄试验农场为依托,采取田间生长条件下玉米根际和非根际两种土壤类型.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OTUs和ASVs两种分类学分辨率水平上玉米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的细菌群落结构,揭示细菌群落的微多样性.同时通过培养试验检测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有机碳矿化特性.[结果]通过比较OTUs和ASVs两种分类学分辨率水平上的细菌群落,OTUs和ASVs两种方式显示出相似的细菌群落结构.在玉米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类型中,ASVs在更高分类学分辨率水平上描绘细菌群落组成,同时揭示了普遍存在于OTUs内的不同菌株或生态型.此外,两种不同生长策略(r-策略和K-策略)细菌物种的相对丰度差异是导致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培养试验表明,根际土壤有机碳矿化量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3 a的连续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根系是田间成熟玉米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差异的主要因素而受时间(2019-2021年)的影响较小.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细菌微多样性与相应的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ASVs方式展示了田间生长条件下玉米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的细菌微多样性具有显著差异,且细菌微多样性与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相关.
根际土壤、非根际土壤、细菌、微多样性、土壤有机碳
43
S154.3;S513(土壤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D1900700
2023-05-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32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