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沙地奈曼沙区小叶杨防护林带间植被与土壤特性变化
[目的]以科尔沁沙地奈曼沙区小叶杨(Populussimonii)防护林为研究区域,研究防护林带间植被修复与土壤发育的最适行带配置模式,为科尔沁沙地人工造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4种不同带间距的行带式小叶杨防护林带间植物群落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带间距的大小对小叶杨防护林带间植被与土壤恢复有明显影响,植被恢复与土壤恢复是相辅相成的.① 自然状态下防护林带间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稳定性具体表现为:带间距10m>6m>4m>2m;②土壤含水量及土壤养分(有机碳、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表现为:带间距10m>6m>4m>2m,土壤容重为:带间距10m<6m<4m<2m;③在0—60cm土层深度中,不同带间距小叶杨防护林带间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理化性质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显著或极显著相关(p<0.05),其中与各物种多样性指数相关性最大的为土壤容重,与各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最明显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为Margalef丰富度指数.[结论]在科尔沁沙地奈曼沙区小叶杨人工造林过程中,适当增大行带式小叶杨造林带间距,能够有效提高林地生产水平与生态效益.综合考虑带间植被与土壤恢复,造林带间距达到10 m为宜.
科尔沁沙地、行带式人工林、物种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
42
S775;Q948(森林工程、林业机械)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19ZD003-2
2023-02-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29-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