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红壤侵蚀区芒萁生长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采用样方法,调查了福建省长汀县红壤侵蚀区马尾松林下芒萁的生物量、覆盖度和高度生长特征,并与地形、土壤养分和土壤侵蚀强度等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坡向上的芒萁生物量差异较为明显,其中位于东坡的样地生物量最大(1 967.65 g/m2),位于南坡的生物量最小(1 230.28 g/m2).各样地的芒萁覆盖度和高度随着坡位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芒萁总生物量、覆盖度和高度与有机质和全氮呈显著的正相关性.土壤侵蚀程度与芒萁的生物量、覆盖度和高度都达到极显著的负相关性.该地区芒萁的生长主要受侵蚀程度、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等因素的影响.芒萁对控制水土保持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可作为南方红壤侵蚀区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的先锋植被.
芒萁、生长特征、环境因子
33
Q948.1(植物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方红壤侵蚀区芒萁散布的地学分析及其时空模拟"4117123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方红壤侵蚀区退化生态系统人工适时介入和安全退出"410011701
2016-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