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黄浦江人工骨干河流鱼体内微塑料污染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7541/2023.2023.0053

上海黄浦江人工骨干河流鱼体内微塑料污染研究

引用
为了解上海黄浦江5条人工骨干河流鱼体内微塑料的污染情况,对200尾刀鲚(Coilia nasus)、?(He-miculter leucisculus)、鲫(Carassius auratus)、似鳊(Pseudobrama simoni)和光泽黄颡鱼(Pelteobagrus nitidus)的消化道和鳃微塑料作了分析,对其中50尾消化道样本消化道壁和内含物微塑料进行了分布分析.结果显示,在5种各40尾鱼体内共检出微塑料537个,平均检出率83.0%、平均丰度(2.69±2.74)个/尾,各河流间分布差异显著.消化道微塑料检出率(70.50%)和丰度[(1.84±2.31)个/尾]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鳃微塑料检出率(49.00%)和丰度[(0.85±1.20)个/尾].在5种各10尾鱼的消化道壁和内含物中分别检出微塑料78和40个,消化道壁的微塑料检出率(70.0%)和丰度[(1.56±1.63)个/尾]均显著高于内含物微塑料检出率(42.0%)和丰度[(0.80±1.14)个/尾;P<0.05].检出的微塑料以纤维状(53.07%)和碎片状(33.15%)、黑色(41.90%)和红色(25.33%)及≤1 mm(83.80%)占比最高.但鳃部的纤维状(59.76%)、消化道内的黑色(43.48%)占比更高,消化道壁上黏附的则主要为碎片状(43.59%)和黑色(43.59%)微塑料.微塑料中检出了12种化学成分,赛璐酚(40.96%)、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0.48%)和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12.05%)为主要聚合物类型.研究结果表明,上海黄浦江人工骨干河流鱼体内的微塑料检出率和丰度均略高于上海自然水域,优势微塑料类型差别明显,居民生活用品和农用薄膜废弃可能是重要来源.

城市河流、优势鱼类、消化道、鳃、微塑料

47

X171.5(环境生物学)

2023-09-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752-176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水生生物学报

1000-3207

42-1230/Q

47

2023,47(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