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蛋白源和养殖密度对草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为探究饲料蛋白源和养殖密度对草鱼生长以及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初始体质量为(5.36±0.18)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为试验对象,采用双因素正交实验,研究饲料非粮蛋白源(豆粕、乙醇梭菌蛋白、黄粉虫、棉籽浓缩蛋白和小球藻)和初始养殖密度(0.11、0.16和0.21 kg/m3;对应为20、30和40尾/网箱)及其交互作用对草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养殖试验在池塘网箱(1.0 m×1.0 m×1.5 m)中进行,养殖周期为60d.结果表明: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各蛋白源组草鱼饲料系数均呈增长趋势,特定生长率、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和肝体比均呈降低趋势.在不同养殖密度下,黄粉虫组饲料系数均显著高于其他蛋白源组(P<0.05),特定生长率、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低于其他蛋白源组(P<0.05).当养殖密度为0.11和0.16 kg/m3时,试验草鱼生长性能接近,其特定生长率显著优于0.21 kg/m3密度组(P<0.05).饲料蛋白源和养殖密度对草鱼全鱼水分和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不考虑饲料蛋白源,0.21 kg/m3密度组草鱼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密度组(P<0.05),血清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及葡萄糖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密度组(P<0.05),养殖密度对血清中碱性磷酸酶、白蛋白、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影响不显著(P>0.05).不考虑养殖密度,小球藻组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乙醇梭菌蛋白组、黄粉虫组和棉籽浓缩蛋白组(P<0.05),黄粉虫组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高于乙醇梭菌蛋白组(P<0.05),饲料蛋白源对血清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葡萄糖水平影响不显著(P>0.05).饲料蛋白源和养殖密度对试验草鱼增重率、肝体比、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葡萄糖的交互作用显著(P<0.05).以蛋白质效率和增重率为评价指标,草鱼对5种蛋白源的利用能力为乙醇梭菌蛋白=小球藻=棉籽浓缩蛋白=豆粕>黄粉虫.
非粮蛋白源、养殖密度、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草鱼
47
S965.1(水产养殖技术)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2023-02-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217-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