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颗粒饲料与冷藏桡足类对大黄鱼稚鱼消化酶活力、肠和肝脏显微结构的影响
以初始体重(13.80±0.40)mg的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R.)稚鱼为对象,在室内系统内进行饲养试验,研究了新开发的3种微颗粒饲料(Diet 1–Diet 3)、混合饲料(Diet 4:Diet 3和冷藏桡足类)与冷藏桡足类(Diet 5,对照组)对25-60日龄大黄鱼稚鱼消化酶活力、肠和肝脏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35和60日龄时,微颗粒饲料组鱼苗间的胰蛋白酶活力差异不显著(P > 0.05),但均较25日龄时高,而混合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除对照组鱼苗35日龄时的胰淀粉酶活力显著(P < 0.05)高于25和60日龄外,其他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随着鱼苗的生长,除混合组和对照组外,各组间鱼苗肠道氨肽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均逐渐升高.组织学结果显示,混合组35日龄鱼苗前中肠黏膜上有大量脂滴,而其他各组鱼苗则没有.微颗粒饲料组鱼苗肠黏膜褶皱比混合组和对照组多且深,直肠黏膜上皮细胞中可见脂滴积累,而对照组鱼苗直肠几乎没有褶皱,并缺乏脂滴.微颗粒饲料组鱼苗肝细胞内有大量脂滴,胞核移向细胞外周.混合组鱼苗35日龄时肝细胞内也有脂滴,但数量在60日龄时减少.对照组鱼苗肝脏中可见类似于饥饿状态的胞间隙、细胞质塌陷和胞核固缩.以上结果表明,合适的微颗粒饲料可促进大黄鱼稚鱼消化道的发育.基于Diet 1效果优于Diet 2和Diet 3,可将其作为进一步研究大黄鱼稚鱼营养和微颗粒饲料的基础配方.
大黄鱼稚鱼、消化酶活力、肠道、肝脏、显微结构、微颗粒饲料
36
S963(水产养殖技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00335;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4AA603610;中法合作先进研究计划PRA BT01– 03
2013-0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087-1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