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收集方式对异育银鲫表观消化率测定的影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24/SP.J.1035.2012.00450

粪便收集方式对异育银鲫表观消化率测定的影响

引用
消化率的高低是评价饲料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但是粪便的不同收集方式会影响消化率的测定结果.研究观察了异育银鲫摄食后的排粪高峰以及排粪持续时间,探讨了粪便的不同收集方式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约100 g)表观消化率(Apparent digestibility coefficient,ADC)测定结果的影响.饲料中加入1%三氧化二铬(Cr2O3)作为指示剂,实验采用3 种粪便收集方法(积粪器法、虹吸法和后肠取粪法),并且在积粪器法和虹吸法中设置了不同的收粪时间.结果表明,正常投喂的异育银鲫摄食后的排粪高峰出现在摄食结束后的5-10h;饥饿2d 的异育银鲫恢复摄食后的排粪高峰出现在摄食结束后的7-9h;饲料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ADC of dry matter,ADCd)和蛋白表观消化率(ADC of protein,ADCp)在排粪初始阶段较低,随着排粪高峰的出现而升高.粪便的不同收集方法和不同收集时间对ADCd 和ADCp 的测定结果均存在显著影响(P<0.05).采用虹吸法收集粪便测得的ADCd 与在排粪高峰时段内积粪器法的测定值相当;后肠取粪法收集粪便测得的ADCd 低于积粪器法排粪高峰期的测定值.采用虹吸法收集粪便测得的ADCp 略低于在排粪高峰时段内积粪器法的测定值;后肠取粪法收集粪便测得的ADCp 低于积粪器法各时间段内的测定值.因此,在选择挑选新鲜完整粪便的前提下,在排粪高峰期采用虹吸法收集粪便用于ADC 的测定是一种方便可靠的方法,反而后肠取粪法由于操作误差容易带来更大偏差.

粪便收集方法、表观消化率、排粪高峰、异育银鲫

36

S965.117(水产养殖技术)

国家973 项目"草食性鱼类的营养需求与代谢及其调控机理2009CB118702";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水产养殖动物营养需求与高效配合饲料开发201003020";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46-19;美国油脂提炼协会合作项目"不同鱼类对主要饲料原料的利用率研究"资助

2013-03-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450-45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水生生物学报

1000-3207

42-1230/Q

36

2012,36(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