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995/j.cnki.11-1802/ts.022064
排酸牛肉的品质变化规律及其烹煮时机的优选
为探究排酸牛肉的品质变化规律,并指导合理烹饪,将中国西门塔尔牛背最长肌在4q℃条件下分别排酸12、24、48、72、120、168 h,对排酸期间牛肉的细菌总数、挥发性盐肌氮(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VB-N)、硫代巴比妥酸值(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BARS)等新鲜度指标,以及剪切力、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yofibril fragmentation index,MFI)、加压失水率、僵直指数、蛋白质热性质等品质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 表明,排酸168 h的牛肉细菌总数、TVB-N和TBARS值虽有明显上升,但仍处于新鲜肉的数值范围内,肌肉色泽良好,新切面湿润.排酸72、120、168 h的牛肉剪切力、加压失水率、僵直指数均降低明显(P<0.05),MFI值显著增加(P<0.05),此阶段肌肉骨架蛋白发生降解,牛肉嫩度得到极大改善,保水性提高.排酸24、48 h牛肉肌球蛋白的热变性温度较高,肌肉中形成大量难以解离的肌动球蛋白,随后变性温度有明显下降(P<0.05),肌肉热稳定性降低.因此,从改善肌肉品质和提高加热效率的角度出发,可选择排酸72 ~ 168 h作为牛肉较优的烹煮时机.
排酸、牛肉、品质变化、烹煮时机
46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GLD021;扬州市“绿扬金凤计划”领军人才资助项目;扬州大学“青蓝工程”资助项目
2020-04-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22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