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状乳杆菌发酵秘鲁鱿鱼糜凝胶特性的变化及其形成机理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7506/spkx1002-6630-20180122-289

棒状乳杆菌发酵秘鲁鱿鱼糜凝胶特性的变化及其形成机理

引用
为阐明棒状乳杆菌(Lactobacillus coryniformis)Lz153发酵秘鲁鱿鱼糜的凝胶形成机理,通过质构仪测定棒状乳杆菌Lz153发酵秘鲁鱿鱼糜凝胶特性,分析凝胶形成过程中离子键、氢键、疏水相互作用、二硫键及非二硫共价键的变化,并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方法观察肌原纤维蛋白变化情况.结果 表明,棒状乳杆菌Lz153鱿鱼糜发酵24~36 h阶段凝胶特性最佳;离子键含量在发酵过程中呈逐渐减少趋势,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含量分别在发酵36 h和30h达到最大值,二硫键和非二硫共价键含量随发酵时间延长而呈增加的趋势;氢键、疏水相互作用、二硫键和非二硫共价键是形成和维持凝胶网络的主要作用力.SDS-PAGE图谱显示,发酵后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重链均开始被降解,同时经发酵24 h后分子质量在100~135 kDa范围出现了新的盐溶性蛋白质条带,发酵至48 h也被降解.研究结果可为开发秘鲁鱿鱼为原料的乳酸菌发酵鱼糜制品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秘鲁鱿鱼鱼糜、棒状乳杆菌Lz153、凝胶形成、化学作用力、肌原纤维蛋白

40

TS251.1(食品工业)

宁波市科技富民项目2016C10031

2019-05-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86-19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食品科学

1002-6630

11-2206/TS

40

2019,40(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