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切甘薯酶促褐变机理的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321/j.issn:1002-6630.2005.05.008

鲜切甘薯酶促褐变机理的研究

引用
鲜切甘薯中的酚类物质以游离酚(FP)为主,占总酚(TP)的90%左右.贮藏过程中FP和TP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且其比值(FP/TP)稍有增加.鲜切甘薯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在切分后有所增加至第3d达最大而后下降直到贮藏结束,与TP和FP的变化呈同步性,而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则基本保持不变.鲜切甘薯PPO的最适反应温度为15.2℃,且在该温度下较为稳定,另在50℃处有一肩峰.PPO的最适pH值为4.4,pH4.0以下或者8.5以上PPO活性迅速下降.NaHSO3、CA、EDTA-2Na和VC对鲜切甘薯PPO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甘薯PPO对不同底物的酚类物质亲和力依次为儿茶酚>焦性没食子酸>绿原酸>酪氨酸>苯酚>愈创木酚.鲜切甘薯中主要的酚类物质和酶促褐变底物为绿原酸.

甘薯、酶促褐变、机理

26

TS209.5(食品工业)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1BA501A10

2005-06-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54-5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食品科学

1002-6630

11-2206/TS

26

2005,26(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