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4-4337.2018.07.003
CTA联合CTP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CT血管造影(CTA)联合CT灌注成像(CTP)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治疗前后的变化,评估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CTA筛选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ICAS)(狭窄程度大于70%)患者42例,将42例患者行CTP检测,分为低灌注组和正常灌注组,分别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12个月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改良Rankin评分(mRS)、颅内动脉狭窄率及脑血流灌注值的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终点事件发生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终点事件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且低灌注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正常灌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改良Rankin评分(mRS):治疗1月后,两组改良Rankin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个月后,两组改良Rankin评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颅内动脉狭窄率:42例患者治疗前血管狭窄率为(83.45±9.03)%,治疗后血管狭窄率为(21.56±5.41)%,治疗后患者的血管狭窄率低于治疗前(P<0.01);其中治疗1个月后,两组血管狭窄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2个月后,低灌注组血管狭窄率低于正常灌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脑血流灌注值变化:治疗后1个月CTP参数比较,两组rCBF、rCBV、rMTT、rTTP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12个月CTP参数比较,低灌注组rMTT、rTTP较正常灌注组缩短,rCBF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CBV两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通过CTA联合CTP的筛选,对于低灌注的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行支架植入术可以改善脑血流灌注量,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CT血管造影、CT灌注成像、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球囊扩张术
31
R543.4(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湖北省教育厅指导性项目;襄阳市科技计划研究与开发项目
2018-08-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955-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