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干流堰塞坝特征及稳定河床机制
滇西怒江是青藏高原东缘地形急变带内深切河流的典型代表,因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干流形成数百个稳定堰塞坝,有效抑制了河流下切.为探究怒江堰塞坝发育及提升河床稳定性的负反馈机制,通过野外考察和卫星影像,总结了怒江干流沿程和堰塞坝地貌特征,基于地貌水力特性对堰塞坝分类,并量化评估不同类别堰塞坝的稳定性和消能率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怒江干流的堰塞坝分布密度较高,且与单宽水流能量正相关.干流堰塞坝可分为崩塌滑坡(崩滑)堰塞坝与泥石流堰塞坝.崩滑堰塞坝可在特大洪水中保持稳定,泥石流堰塞坝则可在一般性洪水中稳定.两类堰塞坝的消能率接近自然阶梯-深潭结构.崩滑堰塞坝消能率随单宽水流能量增大而提高,而泥石流堰塞坝则因较大的河谷横向空间汛期单宽水流能量增长较慢.干流堰塞坝的稳定性和消能特点均与当地单宽水流能量特点匹配,从而持久高效地消耗水流能量,提升河床整体稳定性.
怒江、堰塞坝、稳定性、消能率、河流下切
50
TV143(水利工程基础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90434,51779120,91547204,5152590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8M641369
2019-12-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1165-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