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蛤幼虫管道湍流灭杀试验研究Ⅰ:水力学特征
沼蛤(Limnoperna fortunei)是贻贝科软体动物,可在管道造成生物污损和堵塞.沼蛤以浮游幼虫形态随水流入侵管道,其幼虫死亡率在高频脉动作用下明显提高.为寻找控制沼蛤入侵管道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选取3种孔板和3种筛网采用50 cm和25 cm两种间隔布置在试验管道中制造紊动,利用多普勒声学流速仪(ADV)测量其下游流场、紊动场和能谱特征等水力特性.结果发现致紊材料下游流速均出现短暂波动.大孔径孔板下游横向流速波动增强,加密布置可抑制此波动.筛网的阻水效应很小,加密布置可提高水流过筛流速.孔板下游紊动强度分布呈明显带状特征,筛网则不如孔板均匀,两者下游紊动强度均沿程降低.在下游5 cm距离内,孔板可大幅提高高频脉动能量,进而提升下游紊动强度,减小紊动长度尺度.筛网下游高频脉动能量提升幅度较小,同时低频脉动能量减弱.单级筛网比孔板消耗的水头小,加密布置并不增大单级致紊材料消耗的水头.综合来看,6 mm孔板、10 mm孔板和3 mm筛网具有较高管道湍流灭杀沼蛤幼虫的潜力.
沼蛤、管道、致紊材料、高频脉动、水力特性
47
TV134.9;TU991(水利工程基础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9146,51309264,51479091;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管道中淡水壳菜污损及防治对策研究SGTYHT/13-JS-177
2017-02-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1405-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