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43/j.cnki.slxb.2014.01.017
对徐国宾、杨志达两先生某些论点的讨论
1问题的起源<br> 徐、杨两先生在文献[1]中指出“普利高津(Prigogine I.)在推导最小熵产生原理数学表达式时,为了使复杂的数学推导能够进行下去,作了一系列假设,其中包括系统的边界条件与时间无关”,“正是因为在推导过程中,假设系统的边界条件与时间无关。所以中南大学的周筑宝先生[8-9]认为,最小熵产生原理或最小能耗率原理只适用于系统边界条件恒定的开放系统,而不适用于边界条件随时间变化的开放系统,如河流。这一点其实值得商榷。因为,最小熵产生原理适用于任何开放系统,无论其边界条件是否保持恒定。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开放系统的熵变计算式(3)-式(8)可以看出”。“周筑宝先生认为最小能耗率原理或最小熵产生原理在应用中存在一个误区,即边界条件恒定才是最小能耗率原理成立的必要条件。而河床演变则意味着河床边界条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显然不满足最小能耗率原理要求边界条件恒定的条件。所以进而提出所谓新最小能耗率原理(注:应是新最小熵产生原理,亦即最小耗能原理),即引入‘瞬时定态’概念[8](即本文之文献[2]),用一系列阶梯折线代替图1中光滑连续曲线”,“这样就可以将最小熵产生原理或最小能耗率原理推广应用于非线性非平衡态热力学过程中任意瞬时(包括非线性区),并可用来解释河床演变的一般过程。周筑宝先生的观点首先与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和河流动力学理论不符,其次就其数学推演来讲也是错误的”。
最小熵产生原理、河床边界条件、最小能耗率、开放系统、时间无关、恒定、河床演变、最小耗能原理、推导、数学表达式、平衡态、非线性、随时间变化、热力学理论、热力学过程、动力学理论、中南大学、原理要求、应用、文献
TV147(水利工程基础科学)
2014-02-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