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小流域氮素流失规律初探
以紫色土丘陵区3个土地利用类型各异的小流域为研究对象,监测了20场自然降雨侵蚀下径流氮素的流失过程,旨在为流域尺度养分流失预测模型的发展与校正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次降雨过程中硝态氮的流失浓度随着流量的增加而降低,峰值流量处浓度一般达到最低;此后,随着流量的减小,硝态氮的流失浓度又呈现增加趋势.铵态氮流失过程表现为波浪形变化,径流初期其流失浓度一般较高,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硝态氮是紫色土小流域氮素流失的主要形式,其占到径流无机氮流失的50%~97%.单一农田土地利用将导致流域氮素径流流失明显增加,但完全经济林利用类型却易于引起土壤铵态氮的大量流失;相比较而言,流域景观的多样化与综合化对氮素流失的控制更为有效.氮素流失过程对流域面积从1.1→2.0→10.8hm2的递变无明显响应.减少或少量多次适时施用硝态氮肥是控制紫色土区水土流失过程氮素流失的重要途径.
紫色土、土地利用、硝态氮、铵态氮、径流
42
X522(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771124;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面上项目07KJB61001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70420970;中欧合作研究项目EROCHiNut-ERBIC18CT980372
2016-0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6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