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外相机研究野生动物对地震灾害体的利用特征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6829/j.slxb.150660

基于红外相机研究野生动物对地震灾害体的利用特征

引用
地震及其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是影响野生动物多样性及空间利用的重要因素,为探究地震后野生动物对地震灾害体的利用特征,为震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资源恢复方案制定提供基础资料,本研究在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不同损毁程度地震灾害体内及周边设置红外相机调查野生动物组成和相对多度指数.经过2 833个相机工作日的调查,在地震灾害体内共探测到野生动物28种(兽类15种,鸟类13种),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为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马来豪猪(Hystrix brachyura)、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等喜食植物(根、茎、叶和果实)的动物,而记录到的兽类中,有60%被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EN)、易危(VU)和近危(NT),表明珍稀野生动物会利用恢复过程中的地震灾害体,反映出地震灾害体对保护珍稀濒危动物具有潜在生态价值.轻度、中度、重度损毁程度区的物种种类构成差异大,动物相对多度指数(RAI)也存在较大差异:中度>轻度>重度.地震灾害体外的野生动物种数与相对多度指数均高于灾害体内,表明汶川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仍在持续影响野生动物生境选择与利用.建议针对震后受损区域的野生动物生境利用展开长期监测与研究.

汶川地震、地震灾害体、红外相机、卧龙自然保护区

42

Q958.1(动物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开放基金;西华师范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基金;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西华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西华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

2023-02-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665-67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兽类学报

1000-1050

63-1014/Q

42

2022,42(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