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研究现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0559-7765.2019.01.006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研究现状

引用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临床上最具破坏性和难以治疗的神经疾病之一,尤其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尽管经过数十年的研究,我们对aSAH病理生理学的认识和动脉瘤破裂的处理(包括手术夹闭或血管内治疗)有所改善,但aSAH仍然是中国和世界范围内严重和显著的健康问题.aSAH后造成脑损伤的机制至今仍不清楚.传统上,在动脉瘤破裂后3~7天内出现的脑动脉痉挛被认为是脑损伤的最重要决定因素,所以大多数的体内研究都着重强调了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在aSAH后的病理生理学或形态学上变化的基本机制.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预防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并不能改善患者的预后.这一发现最终将重点转向了早期脑损伤对aSAH患者预后的影响上.大量的证据表明,脑损伤从动脉瘤破裂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在患者的预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将从aSAH后脑损伤机制开始,回顾aSAH的研究历史,以及早期脑损伤的当前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早期脑损伤

50

R651(外科学各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60227;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科大学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2017FE467-208;昆明理工大学自然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KKSY20146010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华·奥新"科技计划项目2014BS009

2019-04-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0-3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生理科学进展

0559-7765

11-2270/R

50

2019,50(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