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基于不同目标群体的微观实证研究
研究目标:测度并评价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程度及其对不同目标群体的服务水平.研究方法:借助最新公布的2017年全球普惠金融数据库,依据两个内在特征(年龄、性别)和三个外在特征(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和就业状况)将目标群体进行分类,通过构建Probit模型,研究当前中国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不同群体对正规和非正规金融服务、数字金融服务使用情况存在的差异.研究发现:首先,我国正规金融对青年和女性群体的包容程度相对有限,非正规金融和数字金融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这两类群体使用金融服务的可能性,但并未显著改善老年群体对金融服务的使用情况;其次,较低的收入水平导致我国居民对非正规金融较为依赖,数字金融的出现也并未明显改变这种现状;最后,受教育程度和就业水平的提升均能够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但这种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研究创新:将非正规金融和数字金融纳入普惠金融的研究过程,并从不同目标群体的微观角度考察其服务水平.研究价值:充分识别普惠金融对不同目标群体的服务水平,为有针对性地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普惠金融、非正规金融、数字金融、内在特征、外在特征
36
F831;F832(金融、银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2019-05-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7页
1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