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8023.2019.02.003
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本文分别采用靛酚蓝比色法、3.5-二硝基水杨酸法、高锰酸钾滴定的方法,探究在土壤中种植大豆、加入粘质沙雷氏菌和咪唑乙烟酸及三者相互作用对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中种植大豆后,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培养10~30 d中均呈现激活趋势;在土壤中加入粘质沙雷氏菌,5~20 d中,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均呈现激活趋势,粘质沙雷氏菌使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加;在土壤中加入100 mg/kg浓度的咪唑乙烟酸,土壤脲酶呈现恢复—抑制的趋势,土壤蔗糖酶活性在10 d时开始激活,30 d时呈现抑制状态,过氧化氢酶活性在10 d和30 d时均有激活趋势;在土壤中种植大豆、加入粘质沙雷氏菌,再加入100 mg/kg的咪唑乙烟酸,土壤脲酶呈现抑制—恢复—抑制的趋势,土壤蔗糖酶活性呈现激活—恢复—抑制—激活的趋势,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呈现抑制—激活—抑制的趋势.综上所述,说明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产生的变化显著.
大豆、粘质沙雷氏菌、咪唑乙烟酸、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
35
S158.4(土壤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0494
2019-04-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