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1-0084.2019.06.026
牛巴氏杆菌性肺炎的分析诊断和治控措施
1 病原分析
溶血曼氏杆菌血清Ⅰ型是从牛呼吸道疾病的肺中最常分离到的病原.虽然多杀性巴氏杆菌不常分离培养,但其是引起细菌性肺炎的一种重要病原.睡眠嗜组织菌也被公认为是牛呼吸道疾病的一种重要病原.这些细菌是牛鼻咽中的正常栖居细菌.当发生慢性肺炎并出现脓肿病变时,常能从病灶中分离到化脓性隐秘杆菌.正常情况下,溶血曼氏杆菌定居于狭窄的上呼吸道,特别是扁桃体隐窝,因而很难从健康牛中分离出来.在应激或病毒感染后,上呼吸道的溶血曼氏杆菌迅速繁殖并在肺脏定植,这时可分离培养到病原菌.这可能与环境中的应激因素,或病毒感染造成的宿主防御机制的抑制有关.溶血曼氏杆菌在肺组织繁殖的对数期会产生一些毒力因子,比如一种被称作白细胞毒素的外毒素.在这些毒力因子和宿主防御机能的相互作用下会导致组织损伤,包括特征性的坏死、血栓形成及各种渗出物,并加速肺炎的发展.对于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肺炎的机制研究还相对较少.在发生一些如地方性犊牛肺炎或育肥牛肺部损伤的疾病时,病牛呼吸系统防御能力逐渐下降,多杀性巴氏杆菌就可能趁机在肺部繁殖,引起化脓性支气管肺炎.在上呼吸道的防御系统受损后,睡眠嗜组织菌能入侵肺并引发肺炎.该细菌能从肺到脑、心肌、滑膜、胸膜和心包表面进行全身性的传播,这些器官的受损常导致育肥末期(入舍40~60 d后)牛的死亡.
S858.23(动物医学(兽医学))
2019-07-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