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俶刻印《宝箧印经》与吴越国阿育王塔之关系重考
吴越国王钱俶三次刻印《宝箧印经》、三次造塔时间上联系紧密,以往大部分学者都认为钱俶所造阿育王塔均用于装藏《宝箧印经》.本文首先引述和辨析了中日学者关于日僧道喜《宝箧印经记》的最新研究进展,提示其背后道喜的撰述立场可能影响了历史记述.继而考察目前存世的钱俶刻印《宝箧印经》的贮存方式、吴越国阿育王塔的内部构造,试图厘清经、塔的真实共存关系,发现两者往往分离贮存.最后将钱俶所刻《宝箧印经》与其所造阿育王塔在东南沿海吴越至宋大塔中共存的仪轨实践和历史背景作一引申推测,认为《宝箧印经》乃是一种“法舍利”,吴越国阿育王塔在当时应是作为“法身舍利”和江南佛教圣物加以供奉,而非根据《宝箧印经》所造.钱俶造塔纳经的幕后推动者很可能是力倡印经造塔弘法的吴越高僧永明延寿.
《宝箧印经》、钱俶、阿育王塔、法舍利、永明延寿
本文是广东省重点学科科研项目“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知识谱系和知识生成研究”;广州美术学院学术提升计划B类“东亚文化圈视野下的10至14世纪中国东南沿海佛教艺术研究”
2020-09-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7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