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兴趣的衰退--八至十世纪中国佛教的转型之一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4289.2001.01.005

理论兴趣的衰退--八至十世纪中国佛教的转型之一

引用
@@ 本文通过对七至八世纪历史背景的变化的分析,指出,由于贵族知识阶层的瓦解与重视实用的普通知识阶层的兴起,八世纪中叶以后普遍战乱中作为理论中心的大寺院的衰败,使得需要互相砥砺论辩才能厘清思路的理论分析,需要从容地埋头运算才能进行叙述的纯粹理论,都成了不合时宜的奢侈.因而八世纪中叶以后,依靠译经、讲经、论辩、造疏维持的佛教理论兴趣在逐渐衰退.这种衰退一方面使南北朝初唐以来崇尚义学的风气渐渐消解,而对自我体验式的信仰兴趣渐渐滋长;一方面使人们对佛教中的放纵散漫的风气有了警觉,而恪守戒律的高尚行为又成为士人追求的理想,于是导致了重视宗教实践性的禅、律在中唐时代的兴盛.不过,本文也指出,理论兴趣的衰退,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古代中国人对于抽象世界的把握能力和哲理语言的创造能力,同样来自佛教的对于智慧的推崇和对知识的蔑视,延续了古代中国的旧传统,又构成了古代中国的新传统.这种传统延续的后果是很深刻和深远的.

理论分析、兴趣、中国人、佛教、知识阶层、古代、宗教实践、创造能力、新传统、体验式、南北朝、旧传统、中心、智慧、哲理、运算、语言、译经、义学、叙述

B95;I20

2007-09-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35-4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世界宗教研究

1000-4289

11-1299

200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