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义在上海福州路:爱德华七世大街
在面积近乎成倍于圣路易斯或波士顿的大上海里,数不清的街道每日都在上演着各种形形色色的活动,映射着当下典型的中国都市生活,但也许没有一条路能像福州路这样吸引外国游客的,它是夜上海乃至整个夜中国的中心,被称作中国的”皮卡迪利大街”(伦敦繁华大街之一).它也是上海所有男孩子从小就听闻的一个”神圣和卑下”的地方——可以在这里找到你所要的所有文化产品和”野鸡”.上海开埠前,福州路原是通向黄浦江的四条土路之一,俗称四马路.自19世纪40年代列强在上海强辟租界起,已有外商在福州路东段建屋设洋行.后大批华人富贾涌向租界,致戏园茶楼、菜馆酒肆竟相峥嵘.如果说黄浦外滩是20世纪初全中国最接近西方的地方,那么四马路则比任何一个地方更能代表中西交汇.19世纪末,福州路已现今日”文化街”之端倪,报馆书局翰墨飘香,专业的戏班、舞池、影院林立,洋行、布庄、药铺、相馆、烟号、拍卖行也集于此而闻于市.”吃在四马路”的俗谚引无数外地人,来上海在逛过外滩后,必定遛弯去福州路大快朵颐.
世界主义、大上海、福州、中国、租界、洋行、文化产品、外滩、外国游客、都市生活、外地人、拍卖行、路易斯、黄浦江、波士顿、专业、中心、映射、影院、野鸡
28
F12;TU9
2013-09-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