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纤维化7例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腹膜后纤维化7例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分析

引用
目的 分析原发性腹膜后纤维化(RPF)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2016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科住院并被诊断为原发性RPF的7例患者首诊时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案和预后等资料.结果 7例患者中,男6例、女1例;中位发病年龄为55岁;起病时出现多饮、多尿症状1例,腰腹疼痛2例,无任何症状但在体格检查时发现异常4例.实验室检查结果示,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不全、CRP水平升高;7例红细胞沉降率升高.7例患者均进行泌尿系统CT或MRI检查,可见软组织影包绕腹主动脉、髂动脉、输尿管,部分患者甚至包绕肾动静脉或腹膜后其他组织,均符合RPF的诊断;其中4例行腹膜后肿块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均提示纤维组织增生,伴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3例因泌尿系统梗阻行双J管植入术,1例行肾盂造瘘术,余3例均未进行外科干预;4例因血肌酐水平升高明显而行中心静脉插管血液透析治疗;1例采用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6例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1例先后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环磷酰胺、帕夫林等治疗,但因疗效不佳且伴有激素依赖而加用利妥昔单抗治疗;余5例均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随访3~5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3.0个月.1例因环磷酰胺治疗后骨髓抑制导致感染而死亡,其余患者未再出现梗阻症状,无患者进展至终末期肾功能不全;其中因激素依赖、联合多种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疾病反复复发而予利妥昔单抗治疗的1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逐步减少泼尼松用量后,患者肾功能稳定,且无过敏、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RPF的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对诊断的价值较高.外科与内科结合治疗、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是RPF的常用治疗方案,对于激素依赖、联合多种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疾病反复复发的患者可予利妥昔单抗治疗,但其疗效与安全性尚需进一步研究予以证实.

腹膜后纤维化、临床特点、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

40

R541.3;R725.5;R692

2017-06-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41-4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上海医学

0253-9934

31-1366/R

40

2017,40(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