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253-9934.2003.02.002
骨科显微外科的回顾与展望
@@ 一、显微外科的发展史
显微外科技术的起源可追溯到1921 年Nylen 等首次用放大镜和双目手术显微镜进行内耳的开洞、减压等简单手术. 1950年Baraquer等应用手术显微镜进行角膜缝合.1960年,Jacobson 等应用手术显微镜对直径为1.6~3.2 mm 的细小血管进行缝合,获得较高的通畅率,这在显微外科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几乎同时,Buncke尝试了显微血管外科技术,并由此推广到外科的其他领域,在实验外科方面的应用尤为突出.1961年,Lee 等在鼠身上进行门腔静脉分流手术获得成功;1962 年,Conzales 等用鼠进行肾脏移植手术;随后,Abbott 等也采用鼠做心脏移植手术.此时,显微外科已逐渐成为一项新的外科技术,但其在临床上的迅速发展则由20世纪70年代开始,并在外科领域逐渐广泛开展.首先为各种带血管游离组织的移植,包括肌肉、骨、关节等组织的移植,其次为显微外科在临床各科的应用,尤其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最为广泛[1].
骨科临床、显微外科、手术显微镜、外科技术、应用、心脏移植手术、显微血管、外科发展史、技术的起源、游离组织、外科领域、门腔静脉、角膜缝合、分流手术、小血管、外科方、通畅率、可追溯、放大镜、直径
26
R68(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