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尼龙圈套扎治疗消化道息肉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0253-9934.2000.08.019

内镜下尼龙圈套扎治疗消化道息肉

引用
@@为了避免治疗消化道大息肉的并发症,我们对直径2cm以的上消化道大息肉采用单纯尼龙圈套扎治疗,16例18颗息肉全部取得成功,现初步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997年8月至1999年3月内镜检查发现消化道息肉62例68颗,其中16例病人患有直径1.5~3.5 cm18颗,为大息肉或广基息肉。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36~72岁,平均53岁。息肉位于胃底1例,胃体2例,胃窦6例,十二肠1例,结肠6例;术前内镜下形态观察和病理检查均为良性息肉。肝功能、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都为正常。全部患者在门诊施行治疗。病理诊断:管状腺瘤6例,绒毛状腺瘤3例,炎性息肉7例,伴轻度异型增生2例。方法与结果方法 胃镜为FujiNoN EVE200型电子胃镜,肠镜为OlympusLFBol电子肠镜,Olympus Hx-20Q尼龙圈套扎器和MH-477尼龙圈套。术前准备同常规内镜检查,内镜检查找到广基息肉后,充分暴露息肉,经内镜活检道插入,将尼龙圈套在息肉根部,慢慢收紧,见息肉表面发绀,表明扎紧有效,退出圈扎器,将尼龙圈留在内,取4-5块组织再送病理检查以排除恶变,结束治疗,给H2受体拮抗剂治疗,观察术后出血情况,2周后再做内镜检查,见息肉均坏死,与尼龙圈一起脱落消失,形成浅溃疡,无残留息肉为治愈。 结果治疗16例患者的18颗息肉均用尼龙圈套扎一次成功,2周后复查内镜均已脱落,有浅表溃疡疤痕形成,8例留有少量坏死组织及浅小溃疡残留,未见残留肿瘤组织,治疗过程无出血等并发症。 讨论近年来,内镜下治疗息肉已广泛开展,沿用电凝切除术疗效甚好已替代外科手术,但可能发生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尤其是大息肉和广基息肉,出血发生率仍高达24%[1]。1995年Rossim等[2]首先报道用尼龙圈结扎治疗息肉14例取得成功。我们选择出血并发症可能性较高的大息肉或广基息肉16例18颗用尼龙圈结扎治疗,成功率100%,未出现出血等并发症。 在具体操作中,要充分暴露息肉,观察息肉形状及大小,在套扎时尽可能选择在息肉基底处圈套,套扎要彻底。其次尼龙圈套扎时一定要扎紧,尤其对粗蒂息肉,其底部血管粗大,尼龙圈不像电切时用的金属圈,很少会因机械性切割引起出血。在结扎后要观察数分钟,见息肉表面发绀,说明血管已阻断,这是成功的关键。术后观察确认无出血后可退镜。

内镜下治疗、尼龙圈套扎、套扎治疗、广基息肉、内镜检查、出血并发症、大息肉、严重并发症、消化道息肉、结扎治疗、病理检查、肿瘤组织、溃疡、残留、血小板计数、受体拮抗剂、绒毛状腺瘤、电凝切除术、出凝血时间、治疗过程

23

R245.31(中医临床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48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上海医学

0253-9934

31-1366/R

23

2000,23(8)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