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束CT测量不同上颌第二磨牙萌出阶段的青少年颧牙槽嵴区骨厚度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2-8467.2024.04.017

锥形束CT测量不同上颌第二磨牙萌出阶段的青少年颧牙槽嵴区骨厚度

引用
目的 探究不同上颌第二磨牙萌出阶段的青少年颧牙槽嵴区(infrazygomatic crest,IZC)骨厚度分布规律与差异,为微种植支抗植入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名正常颌青少年颌面部锥形束CT影像资料,根据上颌第二磨牙萌出阶段由早至晚分为S1(44例)、S2(30例)、S3(36例)3组.将过左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的水平横断面定义为水平基准面(horizontal base plane,HB).选取左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与远中颊根两个冠状截面,分别在HB上方13(HB13)、15(HB15)、17(HB17)mm高度,呈龈向60°角测量颊侧牙槽骨骨厚度.分别比较近、远中根与不同高度下的骨厚度,并比较 3组在各植入路径的骨厚度差异.使用色彩映射图展示 3组骨厚度分布.结果 3组骨厚度测量结果在HB13与HB15高度上均表现为远中颊根骨厚度大于近中颊根.随着高度的增加,骨厚度逐渐减小(P<0.05).组间分析显示骨厚度在HB13与HB15高度上表现为S1>S2>S3.骨厚度最大值在S1组的远中颊根HB13高度上(5.20 mm),最小值在S2组远中颊根HB17高度上(1.90 mm).结论 3组青少年的IZC骨厚度均表现为在上颌第一磨牙远中颊根的HB13高度处最大,随着高度增加,骨厚度减少.上颌第二磨牙处于的萌出阶段越晚,IZC骨厚度越少,微种植支抗植入难度增加.

锥形束CT、颧牙槽嵴区(IZC)、上颌第二磨牙、萌出阶段、骨厚度

51

R783.5(口腔科学)

2024-08-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580-58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复旦学报(医学版)

1672-8467

31-1885/R

51

2024,51(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