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沟肠杆菌AmpC β-内酰胺酶由诱导型转变为组成型的机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2-8467.2010.02.013

阴沟肠杆菌AmpC β-内酰胺酶由诱导型转变为组成型的机制

引用
目的 研究质粒传播和ampD基因突变两种机制对阴沟肠杆菌AmpC β-内酰胺酶由诱导型转变为组成型的影响作用和比率.方法 收集医院感染患者标本,将诱导型阴沟肠杆菌和其转变后的组成型阴沟肠杆菌分为一组.对每组细菌的质粒ampC基因和染色质ampD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和序列比对.结果 195例感染拟似诱导型阴沟肠杆菌患者中,25例(12.82%)的菌株转变为组成型.其中,10组菌株的阳性转变为单纯的质粒传播所致,10组为单纯的ampD基因突变所致,1组既有质粒传播又存在ampD基因突变,另外4组则两者全无.12株转变的组成型阴沟肠杆菌ampD基因存在有意义的突变位点,其中7株存在移码突变,另外5株为点突变.结论 阴沟肠杆菌由诱导型转变为组成型已经达到较高的比率,质粒传播和染色质突变均为引起这种转变的重要原因.质粒介导的AmpC酶已经跨种、跨区域传播,染色质ampD基因的突变率也远远高于其自然突变率,这两种机制均应在临床医疗中得到足够的重视.

AmpC β-内酰胺酶、组成型、质粒传播、染色质突变、ampD基因

37

R378.2(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

上海市科委重点科研基金项目054119509

2010-05-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89-19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复旦学报(医学版)

1672-8467

31-1885/R

37

2010,37(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