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行为因素与心律失常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4-9231.2007.09.018

心理行为因素与心律失常

引用
@@ 1999年纽约的Rozanski教授提出,由焦虑、抑郁、某些人格特征、社会孤立以及慢性的生活应激等5种心理社会因素通过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吸烟、酗酒、持久紧张的高负荷工作和生活节奏以及A型行为等),通过激活交感和内分泌机制和血小板活性等机理,可促发冠脉痉挛,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事件,其促发作用绝不亚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传统的危险因素;2005年,Rozanski等[1]明确提出行为心脏病学(Behavioral Cardiology),心内科医师应通过检测,早期发现致病的心理社会因素,进行分层,并进行早期干预,以减少甚至阻止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心理行为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心血管事件、不良生活方式、内分泌机制、早期干预、早期发现、行为习惯、心脏病学、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危险因素、生活应激、生活节奏、人格特征、内科医师、冠脉痉挛、血小板、高血脂、高血压

19

R1(预防医学、卫生学)

2007-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460-46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上海预防医学

1004-9231

31-1635/R

19

2007,19(9)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