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7725.2013.02.031
奶牛临床型乳腺炎的综合防治
奶牛临床型乳腺炎(Clinical mastitis)是由病原微生物进入乳池,而引起乳腺组织发炎的一种常见疾病.其临床特点为:红、肿、热、痛,产奶量降低或无乳,乳汁中有絮片、凝块、颜色异常,触摸乳房硬或有硬块.临床型乳腺炎可引起奶牛丧失泌乳能力或永久性干奶[1,2],该病的发病率和淘汰率较高.据我们统计,奶牛临床型乳腺炎发病率为26%,淘汰率为9.2%.奶牛发生临床型乳腺炎后的损失主要表现为:产奶量下降、弃奶、无乳、淘汰和治疗药费高等.据报道,1979~1981年我国奶牛临床型乳腺炎发病率高达55.6%,1983年某奶牛场奶牛临床型乳腺炎发病率高达74.58%,1983年以前每年因乳腺炎造成的损失约1.35亿元,美国每年大约损失20亿美元[2].近年来,随着奶牛养殖业的发展,该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治疗难度越来越大,导致奶牛养殖场和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下降,严重地阻碍了奶牛养殖业的发展.
奶牛养殖业、临床型乳腺炎、发病率、淘汰率、产奶量、病原微生物、治疗、无乳、乳腺组织、临床特点、经济效益、常见疾病、永久性、养殖户、养殖场、奶牛场、药费、颜色、絮片、统计
S82;S81
2013-08-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