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黄芪甲苷的心脏—线粒体双靶向递药纳米胶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损伤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2287/j.issn.2096-8965.20220307

负载黄芪甲苷的心脏—线粒体双靶向递药纳米胶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损伤

引用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因其高患病率和致死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尽管药物、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极大程度地降低了AMI的死亡率,但AMI后仍存在持续的心肌损伤.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AST)是中药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但由于AST的疏水性特征限制了其生物利用度.在本实验中,我们开发了一种血小板膜修饰的poly(d,L-lactic-Co-Glycolic Acid)-block(PLGA-b)-poly(Ethylene Glycol)(PEG)-Triphenylphosphonium(TPP)(PLGA-b-PEG-TPP)聚合物纳米胶束用于包裹AST,从"器官—细胞器"层面实现"心脏—线粒体"的双重靶向功效.我们首先通过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药物释放、稳定性考察等方法对载药纳米胶束进行了表征;采用活体成像法证实了载药纳米胶束的心脏靶向功效;运用小动物心脏超声、组织学、血清酶学考察了载药纳米胶束对缺血再灌注(Isch-aemia/Reperfusion,I/R)后心脏功能和心肌损伤的影响;通过考察线粒体形态、膜电位、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以及血清和心脏中炎症因子水平,评价了载药纳米胶束对心脏线粒体功能和炎症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游离的黄芪甲苷,载药纳米胶束显著改善了I/R后心脏功能、心肌损伤、线粒体损伤以及心脏炎症,提示载药纳米胶束显著改善了AST的生物利用度和心脏保护活性.本实验的开展为疏水性中药活性单体的递送提供了一种全新策略.

缺血再灌注、黄芪甲苷、心脏靶向、线粒体靶向

3

R972;R318(药品)

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2021KJ131

2022-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45-5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生物医学转化

3

2022,3(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