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何恨?
@@ 一千多年前的唐代盩厔县,由校书郎迁任该县县尉的白居易与几个朋友游览仙游寺,感慨良多,不由地话起明皇旧事.起伏的心潮和突发的诗情,白居易和他几个年轻人按捺不住要说点什么,要唱点什么……这就是白居易作<长恨歌>、陈鸿作<长恨歌传>的由来.<长恨歌传>称:"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者也."<长恨歌传>这种说法被后来许多人所沿用.人们认为<长恨歌>是"惩尤物,窒乱阶",因而是讽刺、批判唐明皇迷色误国.近人发现这种说法有片面性,不尽符合作品的实际,故而提出了"诗的主题思想也具有双重性,既有讽刺,又有同情.诗的前半露骨地讽刺了唐明皇的荒淫误国……全诗来看,前半是长恨之因.诗的后半,作者用充满同情的笔触写唐明皇的入骨相思,从而使诗的主题思想由批判转为对他们坚贞专一的爱情的颂歌,是<长恨歌>的正文"[1].这样,<长恨歌>就被剖成两半,一为讽刺部分,一为歌颂部分,虽然前后两半是同一个主人公李隆基,但裂痕是明显的,转换的突然也是人所共见的.
长恨歌
I207.22;I044;I313.063
2008-04-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