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河道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水质评价
2012年5月-2013年1月对上海市八区县共8条河道的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并对河道的水质进行了生物评价.共鉴定出底栖动物44种,隶属3门19科33属,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和黄色羽摇蚊(Chironomus flaviplumus)为主要的优势种.上海市河道底栖动物的年均密度为382 ind/m2,霍甫水丝蚓对其贡献率最大,其密度为214.1 ind/m2,占总密度的56.1%;年均生物量为24.62 g/m2,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对其贡献率最大,其年均生物量为21.17 g/m2,占总生物量的86.0%.各季度底栖动物密度夏季>冬季>春季>秋季,生物量冬季>秋季>夏季>春季.各个区县河道密度最高的是闸北区徐家宅,最低的是闵行区友谊河.生物量最高的是金山区勇敢河,最低的是闸北区徐家宅.水质评价结果表明上海市河道水质处于轻污染到重污染状态,其中,上海市八区县8条河道中只有崇明县琵鹭河处于轻污染,青浦区中横港、宝山区毛家塘、闵行区友谊河处于中污染,嘉定区瞿门河、奉贤区新陆港、金山区勇敢河、闸北区徐家宅处于重污染.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Margalef丰富度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等多样性指数相比,BI生物指数和Goodnight修正指数(GBI)更适合评价上海河道的水质状况.
上海、河道、底栖动物、密度、生物量、水质评价
23
Q958.1(动物学)
2014-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564-572